專家視角
2020年1月12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年會尚未結束在釣魚臺結束,朋友圈瘋傳中國工程院楊裕生院士在會議期間的一張演講PPT“要長期奮斗才能解決不節能、不減排、不便宜的‘三不問題’”(見下圖),并據此推測,認為:“院士反對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好多人都認為行不通此(氫能)路”。
為此,汽車總站網專門在會議分論壇“氫能與可再生能源論壇”會場,采訪楊裕生院士:“您既然公開反對氫燃料發展,為什么還來參加氫能論壇?”
“誰說我反對氫燃料?”87歲的老院士思維和反應仍舊非常敏銳,嚴肅地駁道:“我從來沒有反對過中國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我只是說,當下時間還不成熟。”
隨即,楊院士用自己的一些做法舉例證明,并提到多年前,國家和民眾還不了解氫能的時候,他就向國家有關部門推薦了當時并被重視的某教授牽頭立項研發氫能應用技術。據汽車總站網了解,該項目至今已取得廣為人知豐碩成果,這位教授目前亦成為業內翹楚。
在新能源汽車圈里,楊裕生院士以為人隨和與“鐵口直斷”著稱,他在百人會論壇、泰達論壇等各種汽車行業大型論壇上一貫公開堅持與眾不同的聲音,其特點為:大號的文字、淺顯的道理,直白的觀點。
而他的幾個觀點,事后最終被官方認可、行業驗證。
前者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對增程式汽車的看好,后者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在政策對三元鋰解禁商用車后,他表示磷酸鐵鋰比三元鋰更安全,乘用車也應當裝磷酸鐵鋰。
對于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楊裕生院士近來在公開場合的觀點,曾公開表示,“對氫能和燃料汽車未來發展不要太樂觀”,未來15年在汽車市場“占比不會超過5%”。
——這樣就是朋友圈傳說的“楊裕生反對氫燃料汽車”的主要依據。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楊院士作為一名老專家的客觀和理性,以及他態度的依據。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外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汽車銷量為2808.06萬輛,以此為依據,哪怕15年后我國汽車總銷量不再繼續增長,甚至微調,那么其5%的占比,也是140萬輛左右。
而歐陽明高院士多次公開表示,2035年左右,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將達到百萬輛以上。這也是燃料電池產業鏈為之奮斗的第一個“小”目標。
這兩個數字不謀而合。
![]()
來源:商用汽車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