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動態
世界各國政策不斷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未來氫能源將成為又一條競爭主線,需要提前布局,搶占市場先機。
1. 日本氫能技術發展較為完善,具備借鑒意義
日本政府首先在國家層面明確了氫能源戰略定位,隨后配合推出了氫能產業戰略方向和目標,并不斷更新發布實現戰略目標的路線圖。
日本2019年新版《氫能與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著眼于三大技術領域:燃料電池技術領域、氫供應鏈領域和電解技術領域,確定了包括車載用燃料電池、定置用燃料電池、大規模制氫、水制氫等10個項目作為優先領域。
2. 歐美國家出臺發展規劃,推進燃料電池產業發展
歐洲國家、美國相繼出臺發展規劃,支持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并一直加大財稅政策支持,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進程。
就美國而言,政府出臺獎勵政策,即購買燃料電池汽車,每輛補貼6千-7千美元;2020年補貼1.5億美元用于發展燃料電池產業。
在歐洲,《歐盟第八框架》計劃投入7億歐元發展氫能產業,德、英、法等多個國家各自出臺購車補貼以刺激地方發展氫能源產業。
3. 我國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扶持氫能產業快速發展
2015年以來,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我國主要應用于商用車領域,國家不斷推進氫能產業技術研發支持和加大補貼力度,各地方也積極布局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并且在補貼退坡的情況下,進而轉向支持氫能產業發展,成果顯著。
(1)從發展規劃層面
2015年,在《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氫燃料電池車關鍵零部件逐步國產化;燃料電池整車性能提升;2025年氫能源產業配套設施基本完善。2016年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技術路線圖》,規劃到2020年,規模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5萬輛;2030年,車輛商業化運營達到100萬輛。
(2)從技術要求層面
從2016年開始提出要求發展氫能、燃料電池等新一代能源技術,2020年實現批量生產和規模化示范應用。2017年出臺《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規劃路線圖,支持燃料電池全產業鏈技術攻關。
(3)從行業準入層面
2017年雙積分政策明確規定,燃料電池乘用車標準車型積分上限為5分;2018年市場環境進一步放寬,放開了燃料電池投資股比限制并明確燃料電池投資項目要求。
4. 我國制定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目標
國內也在規劃中將氫能源作為發展的重點,但目前產業尚處于商業化早期階段,初期投資額大、經濟效益慢,需要政策給予一定支持,并提出完整的發展目標及建設規劃。
5. 我國各地方相繼出臺政策,明確規劃目標
目前,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氫能產業群也在加緊布局。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設有29個氫能產業園區,其中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氫能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各具特色,氫能產業的集群化已成趨勢。
來源: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